“夜珠山”案例走进景德镇市委党校基本培训班课堂
“推动文旅消费从‘白天’向‘夜间’拓展,深入挖掘夜游、夜展、夜淘、夜宿等‘十夜’场景,推出一批景德镇特色美食、消费街区、文艺民宿,打造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唱响‘夜珠山’消费品牌,越来越多的‘过路客’成为‘过夜客’。”
——胡雪梅在《民生周刊》杂志刊载文章节选
“夜珠山”案例入选党校课程三年了!
该课程作为市委党校基本培训班的课程,已先后被纳入市委党校进修班、培训班的常规教学安排,是紧紧围绕市委中心工作、结合市情、聚焦文旅融合发展专题开设的特色课程,旨在提升学员履职尽责本领。为促进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加强授课效果,4月14日,受市委党校邀请,珠山区文广旅局局长杜辉走进党校课堂,从实操者的角度为学员们带来一堂引人入胜的宣讲。本次宣讲推介,以“夜珠山”拉动城市消费新引擎为主题,用说背景、讲故事、举事例等方式,讲述了本人在从事“夜珠山”工作中的感悟和心得,取得了良好的反响。
夜经济如何点燃城市活力
党校课堂上,王春梅老师以《“夜经济”激活“业”动力 点燃城市发展引擎——景德镇“夜珠山”消费带的实践与探索》为题,系统梳理了夜经济的发展脉络与理论框架。从国内外夜经济案例对比,到“夜珠山”的诞生背景与创新模式,从产业升级到文旅融合,王春梅老师的讲解鞭辟入里、深入浅出,给学员深厚的理论指导。学员们也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展开热烈研讨,深化了对夜经济赋能城市发展的理解。
“夜珠山”如何从0到1破圈生长
杜辉从“为什么做‘夜珠山’?‘夜珠山’如何促进文旅消费。‘夜珠山’在发展。”三个篇章娓娓道来,生动形象地阐述了“夜珠山”的前世今生。从明代“四时雷电镇”的窑火通明到当代艺术家“昼伏夜出”的创作生态,景德镇的夜经济基因亘古贯今;珠山区凭借中心城区的资源禀赋,以“城市旅游+夜经济”破题,抓住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创建机遇,从首批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到斩获文旅部改革创新典型案例“大满贯”;从珠山区“七夜态”升级为全市“十夜态”,再到跻身国家文旅融合示范区……案例剖析如显微镜放大,助学员视角自云端俯瞰之局,渐入抽丝剥茧之微。
从知行合一到星火燎原
经过学习,学员们在思维碰撞中迸发出灼灼火花。政策文件中的“夜间经济”不再悬浮于纸面,而是化作可触摸的业态图谱;党校“夜珠山”课程的辐射力,恰似窑火映照四方。“夜珠山”的影响力早已突破珠山一域。从浮梁县大唐夜市的茶香灯影,到乐平赣剧古戏台的夜演声声;从昌江区“大碗”夜市升腾的烟火气,到高新区陶艺工坊的深夜创作营……一批批结业学员将课堂上的方法论与本县区资源嫁接,催生出“一县一IP,一区一夜色”的生动图景。展望未来,珠山区文旅局将升级打造“夜珠山”4.0版本,培育新消费增长点,拓展“十夜”新场景、新业态,大力提振文旅消费。“夜珠山”将继续以创新为笔,以文化为墨,点亮千年瓷都的璀璨夜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