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党校第17期中青班赴上饶开展党性锻炼活动
党性锻炼再出发
11月24日至27日,市委党校第17中青班学员奔赴上饶开展党性锤炼活动。
出发前,班主任、市委党校副校长田建红召集学员就本次党性锻炼活动提出三点要求:一要炼出绝对忠诚的信念,真正把对党的绝对忠诚铸入思想、融入灵魂、见诸行动,确保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二要炼出敢于斗争的胆识,以党性锻炼为契机,努力把党性锻炼的成果转化为谋划工作的思路、推进工作的措施、解决问题的本领。三要炼出遵规守纪的定力,在党性锻炼过程中,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严格遵守学习制度和课堂纪律,严格落实学校各项管理制度,真正展现出年轻干部的精神风貌、展现出党校学员的良好形象。
重温峥嵘岁月 不忘苦难辉煌
“为了可爱的中国”,七个鲜红的大字镌刻在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纪念碑上。学员们驻足于前默哀肃立,在朦胧山雨中绕行纪念碑,纪念碑两侧雕刻的先遣队军旗、指战员们战斗场景,仿佛诉说着在这里发生的悲壮一幕—先遣队战士们弹尽粮绝后浴血奋战20多天,不畏困难、不怕牺牲、英勇善战,近千名红军战士血沃怀玉山。
清贫园中拾级而上,踏上寓意方志敏传奇、英勇、悲壮的短暂一生的三十六级台阶,展现在学员面前的是清贫碑,在碑前学员们集体诵读方志敏烈士《清贫》手稿。“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这是方志敏革命一生恪守的誓言,也是他光辉人生的真实写照。
方志敏年仅36岁就为革命事业献出了生命,他身上所体现出的“爱国、创造、清贫、奉献”的伟大精神,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当代共产党人坚定理想信念的精神营养。上饶市委党校封肖平教授在为学员们作辅导报告时如是讲到。方志敏精神跨越时空,对共产党员来说有着永恒的意义,有着永恒的榜样作用。方志敏精神是我们伟大的力量源泉,在新时代,我们要更加努力,让方志敏精神闪耀着新时代的光芒。
集中营里压不跨的坚定信仰
“皓月照九州,光芒透栅栏,有朝风云起,杀敌保河山。烽火遍九州,青年遭摧残,有朝除无道,重建好河山。1000余名革命志士关押于此,200余名革命志士殉难牺牲于此,在上饶集中营革命烈士纪念碑前,学员们集体默哀、鞠躬,深情寄托对烈士的无限哀思。在革命烈士纪念碑的见证下,全体党员面对鲜红的党旗,再一次举起右手,庄严地重温入党誓词,高亢激昂的誓词使每一位学员更加坚定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跟党走”的理想信念。
一张张泛黄的文献资料,一幅幅珍贵的历史图片,一件件沾满烈士鲜血的刑具……学员们心情沉重,在茅家岭监狱旧址,光线昏暗,空间压抑,铁丝笼、老虎凳、烙铁等刑具叫人触目惊心,大批革命志士在这里遭受了肉体和精神上的疯狂折磨。与之形成鲜明反差的是禁闭室墙上,革命先辈写下的共产主义宣言,在绝食斗争和夺枪暴动过程中留下的点点痕迹……压抑的空间里,依然涌动着先烈们坚若磐石的理想信念。雨后初晴,阳光从茅家岭监狱的天井斜射进来,是打破黑暗的曙光,是革命的曙光,是见证我辈红色信仰代代传承的灯塔。
“东进!东进!我们是铁的新四军!”在观看电影《上饶集中营》时,狱中的战士们高唱的《新四军军歌》场景出现时,那充满力量的歌声仿佛化作暗夜的火把、战场的号角和斗争的武器,唱出了革命先辈们不屈的战斗精神,更让学员们内心里昂扬激荡着无坚不摧的力量。
信仰的力量让我们砥砺奋进
“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表达了方志敏坚定的革命志向和对共产主义的崇高信仰。叶挺以《囚歌》述志:“我希望有一天,地下的烈火,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信念如磐,一脉相承,四天的党性锻炼让学员们深切感受到我们共产党人矢志不渝的初心和崇高信仰的力量。正是有了这样的信仰,我们就就有了置生死于度外的坚贞不屈、就有了艰难困苦脚下踩的豪迈情怀,就有了拼搏奉献的不竭动力。
四天的所看、所学是中国共产党人不懈奋斗的伟大历程的一个缩影,信仰的力量激荡心胸,催人奋进。“行源于心,力源于志”,展望前景美好的新时代,我们要传承好弘扬好优良革命传统,在民族复兴的伟大实践中书写接续奋斗的辉煌篇章。(中青班学员 市委党校李凯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