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浏览中共景德镇市委党校网站!
当前位置:中共景德镇市委党校 >> 工作动态 >> 中心工作 >> 浏览文章

践行文化使命,书写时代新篇!

作者:佚名 来源:景德镇发布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26日

践行文化使命 书写时代新篇

第三届文化强国论坛侧记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结着中华民族绵延发展的基因密码。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这一重要论述,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的深层互动,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7月24日至25日,第三届文化强国论坛在我市举行。来自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文史教研部部分教研人员,习近平文化思想研究中心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协同研究基地部分研究人员,部分省级党校(行政学院)、高校、研究机构文化领域的专家学者围绕“推动文化传承发展 深化文明交流互鉴”主题,展开讨论、建言献策,共同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以及中华文明的发展规律。


  论坛期间,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丁国旗以《“第二个结合”为文艺发展提供新思路、新空间》为题,进行了交流展示;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特聘教授江林昌深入探讨了“两个结合”与中华文明史、中国古典学之间的关系;中共安徽省委党校(安徽行政学院)教育长、教授邵明围绕“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作了详细的阐释;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文史教研部教授马奔腾就赓续中华文脉话题,探析了履行新时代文化遗产的文化使命的路径;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新闻发布研究中心主任胡雅娟围绕提升中华文明国际传播效能的路径进行了具体分析。其他专家学者也积极分享自己在文化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一部中国陶瓷史,半卷峰峦在景德”。本届论坛首次在北京以外城市举办,首站就花落瓷都,对于景德镇陶瓷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也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文史教研部科研秘书、副教授王煦表示,景德镇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所做出的探索对于研究区域文化、地方文化、地域历史传统的更新延续,以及传统文化如何与现实城市的发展相结合是一个很好的范例。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文史教研部新闻传播学教研室讲师杨颖兮说道:“此次论坛对景德镇陶艺的历史和发展也有一定的启发,其背后推动力主要是技术的发展,包括原料的拓展和烧制工艺的发展成熟。此外,制度设计和技术研发也是推动陶艺发展的重要因素,期待景德镇的未来故事能成为中华文明现代转型的生动主角。”


  “本次论坛以理论探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提升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等多个主题为主题,既有宏观微观的关联,也有多学科的交叉。这次论坛让我印象最深的是秦露教授的发言,她从文明视角出发,从中华文化的提升和传播力的角度,破解了当前中华文文化传播面临的困境,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启发。”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四川行政学院)社会与文化教研部主任、教授陈叙表示。


  中共江西省委党校(江西行政学院)文化与科技教研部副主任、副教授汤翔鹤表示:“此次论坛共设5个分论坛,通过专题研讨和回应发言的方式,加深了大家对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解与认识。论坛特别设置了赣学传统和江西文化的环节,邀请了景德镇陶瓷大学和景德镇学院的专家学者,对景德镇陶瓷文化进行了深入介绍,加深了大家对陶瓷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此次论坛上感受到了一场高水平高质量的文化盛宴,深入了解了文化的脉搏,并深入理解了推动文化传承发展和深化文明交流实践的内涵。论坛以马克思主义魂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为主线,围绕理论创新、文明演进、文化遗产保护、地方文化等议题进行深入阐述,为自己的学术事业注入了丰富的素材和新的思考方向。”南昌市委党校文化与科技教研室副主任钟莉君表示,将会把此次丰硕成果带回工作中,为教学科研和决策咨询提供丰富的素材,为文化强国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盛夏时节,赣鄱大地草木葱茏,景德镇窑火正旺。第三届文化强国论坛,不仅是思想碰撞的学术盛宴、文化传承的时代接力,也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生动实践。在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引下,新时代中国正以更加坚定的文化自信,书写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绚丽新篇。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