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观点是党的基本观点
王 芳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 “经过长期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努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习总书记的讲话高屋建瓴、令人振奋、催人奋进,其中蕴含着鲜明的人民观点:“全党同志一定要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合乎时代潮流、顺应人民意愿”、“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等等,而“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更接地气、更传真情,是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注民生的集中体现。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习总书记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在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征程中,习近平总书记历来重视人民群众在党的事业中的重要作用,号召发扬“匠人”精神,立足本职,精益求精,锐意进取,让人生出彩,为人民的事业增彩。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奋斗目标。
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政党,是为广大的无产阶级群众服务的政党,其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由党的根本性质决定的。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是习近平总书记一以贯之的工作路线。对于腐败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凡是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都要严肃认真对待,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都要坚决纠正。坚持以上率下,巩固拓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果,继续整治‘四风’问题,坚决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
毛泽东曾经说过:“我们的责任,是向人民负责,每句话,每个行动,每项政策,都要适合人民的利益,如果有了错误,一定要改正,这就是向人民负责。”习近平总书记继承发扬了毛泽东群众路线,结合新时代特点,始终坚持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目标不断迈进。始终把民生问题放在首位,强调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突出建设学习型社会,提高国民素质。坚持就业是最大的民生,突出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同时强化保障体系建设,将“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作为新定位,实现全体人民住有所居的目标。
党和人民群众血肉相联。“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重要保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一旦脱离群众,就会失去生命力”。党的建设,尤其是作风建设,必须紧紧围绕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增强群众观念和群众感情,不断厚植党执政的群众基础。坚决惩治腐败,人民群众最痛恨腐败现象,腐败也是党面临的最大威胁。要坚强人民群众对权力运行的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同时,党的坚强领导又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各级领导干部要增强民主意识,发扬民主作风,接受人民监督,当好人民公仆。(原载2017年11月13日《景德镇日报》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