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浏览中共景德镇市委党校网站!
当前位置:中共景德镇市委党校 >> 校园文化 >> 浏览文章

2016年第1期主体班读书活动学员读书心得选登之一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6年05月06日

读《供给侧改革》有感

第40期县干班(2016年第1期)学员  冯同鰜

  供给侧改革,是去年年底党和国家领导人在有关会议上提出并强调的,并很快地成为学术界、企业界及各级政府普遍关注的一个话题和一项工作。所谓供给侧改革实乃“供给侧的经济结构性改革”,具体说就是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它的根本目的,就是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落实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此次在县干班学习期间,认真研读了吴敬琏等著作的《供给侧改革》一书,对我国当前高度强调并着力推动供给侧改革有了更新更全面的认识。

  一、供给侧改革的提出,显示了国家高层对当前我国经济形势的新判断和治理经济思路的新调整

  2007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速下滑,通过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来扩大需求,刺激经济发展的效果甚微。经济运行过程中,凸显四个方面问题:一是企业机制缺乏活力,尤其是央企;二是政企不分,尤其是所有权和经营权牢牢地捆绑在一起;三是企业尤其是央企的发展往往以外延扩张为主,推高产能过剩;四是不少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产品,其品质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期望,进而导致我国供需关系面临不可忽视的结构性失衡。供需错位成为阻碍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最大障碍。一方面,过剩的产能,成为我国经济调整转型的重大包袱;另一方面,供给上表现出中低端产品过剩,高品质产品供给严重不足。在对当前我国经济形势作出新的判断后,国家高层提出了治理经济的新思路,那就是从生产、供给端入手,调整供给结构,进行供给侧改革,为真正启动内需,打造经济发展新动力,开展新路径。

  二、供给侧改革的目标、措施落到实处,就是要让供给体系更加满足需求侧

  供给侧改革的任务就是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去产能、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从生产领域入手加强优质供给,减少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性结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成本,使供给体系更好地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具体来说,就是要抓好四个关键:一是要有效化解过剩产能。化解过剩产能的根本途径,就是通过调整结构,最大限度地减少过剩的、低效益产能,推动产业重组、转型升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实现供给与需求的结构性平衡。二是要帮助企业降低要素成本,保持竞争活力和优势,帮助企业提升竞争力。三是化解房地产库存。主要就是要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提高城镇化率,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增加城镇人口,来消化房地产库存。四是化解金融风险,就是要加快形成融资功能完备、基础制度扎实、市场监管有效,投资者权益得到充分保护的股票市场。改革融资现行融资体制,重点促进直接融资的发展。

  三、供给侧改革是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要有切实可行的措施

  供给侧改革是人类对经济发展内在要求不断认识的产物。历史上,英、美等国在传统刺激经济方式失灵的时候,也进行过供给侧改革。但英、美当年的改革主要是由于超越发展需要和过度建设福利社会,石油供给冲击,过度发展资本主义国有企业等政治经济社会方面因素而触发的。而我国的情况与之不同。因此,在供给侧改革中必须处理好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可以学习,但不能照搬英、美的改革经验。英美当时面临的是滞胀,而我国现在面临的是通缩压力,一方面债务不断攀升,另一方面,通缩压力持续加剧。如照搬英、美当年治理滞胀的供给侧改革措施,来解决我国现在面临的问题,显然是药不对症。甚至可能加剧通缩压力,恶化产能过剩和房地产库存高企等问题。二是要调整供给侧结构,满足受抑的潜在需求,促进需求协调平衡快速增长。尤其要通过改革,加大对教育、医疗、文化等民生和公共社会事业的投入,减少对僵尸企业、须淘汰产业的无效输血,让供给增长更加有效,更好地化解供给侧结构性矛盾。三是不能借供给侧改革的名义,行微观干预之实,走产业政策主导投资的老路。今后要着眼市场化改革,真正落实简政放权。一方面政府要转变职能,从主导性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型;另一方面,要推进要素市场改革,逐步实现要素价格的市场化。四是供给侧改革要把品牌建设作为重要抓手。在我国,以往是老百姓消费动力不足。现在,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断推进,人们的口袋实了,消费欲望强了,对产品品质的要求更高了,但国内供给跟不上或更多地是产品品质满足不了百姓的期望。比如,汽车、手机、奶粉、化妆品,国内都有生产,但人们更多地都是选择外国品牌。因此,供给侧改革过程中,必须突出品牌建设,把它作为经济转型升级发展的重要抓手,要在培育和扶持品牌方面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鼓励企业争创国内、国际品牌企业,国内、国际品牌产品,发展和保障有效供给,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

  (作者为景德镇市政协常务委员、市政协提案委员会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