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长征精神 严守纪律底线
□ 刘琳琳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的骄傲,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中国工农红军在长征中以严明的纪律和优良的作风不仅建立和巩固了与群众传统的血肉联系,这种视纪律高于生命的观念和严守纪律绝不含糊的态度,从而保证了长征最终的胜利。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指出,弘扬伟大长征精神,走好今天的长征路,必须加强党的领导,坚持全面从严治党。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任务,就要弘扬讲规矩、守纪律的长征精神,加强党的纪律建设,用严格的纪律约束党员干部。
“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严守纪律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显著标志。毛泽东同志曾说过:“红军就应该有铁的纪律,我们应该用红军铁的纪律来要求自己的亲人。”在长征途中,贺子珍亲弟弟贺敏仁就因严重违反纪律被枪毙了。红军队伍到达藏民居住地区毛儿盖后,再三明令要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严守民族政策。然而,贺敏仁自恃身份特殊,违反纪律,擅自进入喇嘛庙并私自去拿放在喇嘛庙的钱财。由于此时部队正在进行整肃,师政委认为应该维护红军铁的纪律,严肃军纪,不徇私情。虽然贺敏仁只拿了百十个铜板,但不能因为他身份特殊而缓期执行,决定立刻要执行枪决。贺子珍虽然伤心,但表示:“红军处于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一切都要服从这个大局,不能干扰毛泽东对军队指挥工作的进行。” “讲规矩、守纪律”是长征胜利的根本。严格的纪律须贯彻到部队的每一个人,切实做到纪律面前人人平等、遵守纪律没有特权、执行纪律没有例外。
长征的胜利,是各路红军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胜利。在革命战争年代,我们党和军队之所以能够从小到大、由弱变强,不断在逆境中取得转机和胜利,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有铁的纪律作保证。红军是党领导的人民军队,这支军队与其他军队的一个重要区别,就在于它有严格的组织纪律,能够顾全大局、紧密团结。毛泽东同志曾经深刻指出:“这个军队之所以有力量,是因为所有参加这个军队的人,都具有自觉的纪律。他们不是为着少数人的或狭隘集团的私利,而是为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着全民族的利益,而结合,而战斗的。”随着1935年红一、四方面军在四川藏区胜利会师后,主力红军10余万人集结于川西北的雪山草原,粮食供应十分困难。朱德率红军总部筹粮队在马尔康筹粮时,曾发现一大片地里的青稞成熟了又无人收获。红军战士打算把它全部收割,朱德却说:“我们是人民的军队,要处处想到群众的利益,要遵守群众纪律。老百姓虽然不在,麦子仍然要按价收买,把钱和信留下,说明原因。” 广大红军将士虽然身处险恶环境,战斗频繁、物资匮乏、生活艰苦,但是始终严格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用实际行动保护人民利益,从而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真心拥护和大力支持,最终取得了长征的胜利。
众所周知,一个政党若不严明政治纪律,必然会分崩离析。苏共亡党作为前车之鉴,时刻提醒着中国共产党须保持严格的纪律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为了扭转党的领导弱化和组织涣散、纪律松弛的局面,对严明党的纪律做出一系列新的规定。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再次强调,必须严明党的纪律,把纪律挺在前面,用铁的纪律从严治党。因此,为了走好新的长征路,我们应该大力弘扬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长征精神,全面从严治党,让中国共产党成为牢不可破的坚固堡垒,为开创党和国家事业新局面提供重要的保证,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夯实基础。(原载2017年1月12日《景德镇日报》三版)